2025/10/14
圖、文/ 財團法人天主教光仁社會福利基金會
每25年舉辦一次的禧年,是天主教信仰中的重要盛典。2022年初,儘管全球仍受疫情影響,教宗方濟各已將2025年的禧年主軸定為「希望的朝聖者」。他強調,我們必須讓希望的火炬持續燃燒,竭盡所能幫助每個人重拾力量與確定性,以開放的心胸、堅定的信心與遠大的眼光迎向未來。2025年的禧年,將有助重燃希望和信賴的氛圍,期盼這個聖年幫助我們重建信心,並在教會、社會、人際乃至國際間,促進每一個人的尊嚴和受造界應得的尊重。
禧年,是個省思信仰的契機。光仁成立53年來,始終不忘創辦的初心,時刻自我提醒,堅守服務的使命。凝望天主堂內莊嚴的聖像,輕撫斑駁的牆面,耳畔彷彿仍可聽見孩子們天真的笑聲,與教堂中若有似無流淌而出的鋼琴旋律。1972年,聖母聖心會潘爾溫神父懷抱著「天主是愛」的信念,在萬華火車站附近的「天主教聖女小德蘭朝聖地」展開服務,以關懷身心障礙者為核心,奠定光仁社會福利事業的根基。今天,就讓我們再次踏上這段充滿愛與希望的旅程,徒步走向那座承載初心的教堂,回到最初的感動,與天主的孩子們一同傾聽祂的聲音。
透過「回到初心」的影片,一張張服務的照片串起了光仁53年來愛與陪伴的足跡,記錄下每一個被看見、被接納的感動時刻。每當夥伴與服務對象的身影出現在畫面中,不禁讓人回想起年輕時那份澎湃的熱血,與如今沉穩而堅定的步伐,總是不自覺地泛起會心的微笑。透過莊嚴隆重的彌撒儀式,我們誠摯邀請大家回到那份源自信仰的初心,擁抱過去每一段服務的歷程,感念所有付出心力的夥伴,同時凝望未來,重新整備我們服務的初衷與熱情,攜手迎向更加溫柔而堅定的服務,持續為更多需要的人點亮希望。
光仁社福執行長林之鼎神父開心地表示:「非常感謝今天蒞臨的每一位貴賓。光仁社福的服務從這裡展開,回到這裡就如同回到自己的家。因為在光仁,每個人都是家人—哪裡有愛,哪裡就是家。光仁的”仁”代表二個人彼此關心、彼此相愛。我們都是天主所愛的子女,因此要學會憐憫彼此。有憐憫的心,才能理解他人的處境;在憐憫他人的同時,也能感受到那份美好。若我們能彼此擔待、彼此寬恕,那就是莫大的福氣。正如那句話所說『仁者無敵』,有愛的人眼中只有朋友,沒有敵人。因為愛是全德的連繫,每一個人都應學會愛,並實踐仁愛之道。感謝比利時的神父,懷著愛與使命,從遙遠的歐洲來到台灣,發現萬華有許多需要幫助的人,於是在此成立最早關懷身心障礙者的據點。而這份愛德的工作,需要大家共同努力,讓我們一同感謝天主,感謝每一位付出心力的夥伴與服務對象,因為在服務的過程,我們真切體會到天父慈悲的照顧與引領。」
多年來陪伴並見證光仁成長茁壯的吳偉立神父,溫柔地擁抱著洋洋—這位年僅18歲便進到光仁,如今已67歲的學員,也是育仁啟智中心的第一個孩子。吳神父深情地看著大家:「在座有許多我認識的弟兄姊妹,我很高興自光仁成立以來,能在這裡與許多大小孩子相遇。他們每一位都帶給我許多感動。我聽說洋洋每天回家前,總會脫帽,對著總主教照片說再見,孩子用著自己的方式表達最真誠的心。因為愛,即使再忙,我都會固定去家園和孩子聊天、玩遊戲,這樣美好的時光讓我心懷感謝。我始終相信,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夢想,慢慢走沒有關係,我們會一直陪伴您們,祝福大家平安、喜樂。」
與洋洋同年進入「育仁啟能中心」的邱加瑜修女,同時也是光仁的第一位員工,她滿懷感謝地分享:「我一生的使命,就是將天主賜予我的能力充分發揮,服務人群。正是在育仁的服務經驗,讓我立志成為修女與社工。透過陪伴這群孩子,我學會了保持一顆單純、善良的心,這是我生命中最珍貴的禮物。」光仁的每一位夥伴,都懷抱著共同的信念與希望。團隊始終秉持『以人為本』的理念,不讓關懷受限於既有的服務框架,正因為這樣的信念與實踐,讓許多新的服務得以萌芽與實現。如同我們所信仰的「事不止於理,而是止於愛」,每位夥伴在服務的過程,不僅不斷學習與成長,更與服務對象並肩前行、攜手成長。活動現場也特別準備了由北大學勤小作所的服務對象親手製作的紀念品,誠摯地向每位老朋友表達感謝之意,無論是已退休或堅守在崗位上的每一位夥伴,您們永遠都是光仁的家人,是這段溫柔旅程中不可或缺的存在。
耶穌基督的聖言:「你們當彼此相愛,如同我愛了你們一樣。」光仁的服務,是互相扶持的關係,做彼此生命中一起同行的朋友,我們互相欣賞,有愛有盼望。無論時代如何變遷,將弱小兄弟的盼望放在組織的核心,是光仁銘記在心的任務。同時,感謝大眾的認同與支持,因為有您們,讓我們能持續推動這份愛與關懷。誠摯邀請您與我們並肩同行,讓這份愛的暖流涓涓細流,攜手建立友善無礙的環境、讓社會溫暖且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