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團法人天主教光仁社會福利基金會 > 活動訊息 > 【愛心捐款】<讓愛助孩子一臂之力 > 遲緩兒早療助學計畫
:::

【愛心捐款】<讓愛助孩子一臂之力 > 遲緩兒早療助學計畫

分享到Facebook(另開新視窗) 分享到Line(另開新視窗) 分享到微博(另開新視窗) 分享到微信(另開新視窗) 分享到twitter(另開新視窗)  

媽咪愛-07.jpg

你知道甚麼是「肌肉張力低」嗎?

正常的肌肉張力能使身體做出有效率的動作,即使在不動的狀態下,也有一定的張力來維持身體的穩定度,且肢體的協調性與靈活度也很依賴張力的運作。肌肉張力低的小朋友,肌肉的運用會比較沒有效率,會常喊累需要休息,也比較不願意動,身體軟趴無力等,這些狀況都可能出現在發展遲緩的孩子身上,因此動作的訓練跟肌肉力量比較難養成。

「媽媽,我也好想努力...」趴趴熊孩子的心聲

小勇2歲前評估為發展遲緩及肢體障礙,因基因問題造成肌肉張力低,且癲癇發作頻繁需常至醫院治療,兩年前好不容易狀況較穩定來到中心就學。媽媽希望透過團體生活與專業治療,協助孩子的發展。物理治療師王一珺每周都會到本會兒童發展中心協助小朋友復健,小勇因癲癇導致能力退化,為此在楔行墊上躺者,老師用手支撐頸部誘發肚子用力;使用滾筒支撐,雙腳彎曲以膝撐地,誘發臀部肌肉及大腿用力等方式來增加肌力及肌耐力;也將身體一側墊高練習翻身及由躺到趴的動作等,視小勇學習進度調整訓練方式與力度。

療育最重要的是治療師需與教保員討論如何將復健項目融入日常生活中,讓孩子不覺得訓練是辛苦的。治療師說:「一般家長都希望孩子在訓練後就能明顯看出進步,甚至時時關注孩子是否有達到期待的目標,若未達到就會焦慮與不安。」

因此,治療師的任務不只有孩子,還需適時告訴家長孩子的學習狀況與問題,讓家長充份了解孩子不是不想學、更不是偷懶,而是因為身體機能的影響,但他們也在用自己的方式做努力。就如癲癇造成腦傷,可能就會造成孩子無法控制自己的身體,甚至常跌倒,學習相對更慢。小勇因身體無力跟低張,在中心上課時需坐在量身訂製的特製輪椅上,治療師配合小勇身體的發展適時調整輔具,以維持神經、骨骼、肌肉的正常發育,還有讓小勇可以更容易在課程中訓練手部的動作。

邀請您愛心響應  陪伴他們多走一哩路

提升遲緩兒的發展能力需要一段漫長的時間,他們需要物理、職能、語言等各領域專業的治療師共同評估並規劃服務方案,加上教保員用心陪伴並於生活中融入訓練,同時,若家長居家照顧能持續給予復健,對孩子發展的提升更有顯著成效。孩子的成長不能等,遲緩兒的學習更需把握黃金治療期!邀請愛孩子的您一同支持「遲緩兒早療助學計畫」,幫助他們做好準備,勇敢迎向下個學習階段。

單筆捐款滿800元 | 索取「BLACK HAMMER陶瓷不鏽鋼真空彈跳保溫杯385ml」乙個。

單筆捐款滿1,200元 | 索取「插畫家Miniahan保溫袋乙個。

月捐滿500元持續一年或單筆捐款滿6,000元 | 索取「康寧菱格鍛造不沾雙耳湯鍋20cm(含蓋)」乙個。

月捐滿1,000元持續一年或單筆捐款滿12,000元 | 索取「康寧多功能電烤盤(附平煎烤盤)」乙個。

*數量有限,贈完為止;顏色隨機出貨,恕不挑選

 

❣我要捐款👉https://neti.cc/5Wyz1PE